很多人常抱怨大學課程「對未來沒用」,或課堂所學無法連結職場。面對學用落差,本文將透過從西方教育重返台灣體制的學生視角,分享 3 個讓大學生活變得與眾不同的技巧。
3 年前從北一女畢業後,我沒有直接上大學,而是前往英國 UWC(United World Colleges,世界聯合學院)和全球近 100 個國家的學生一起上學。去(2023)年 6 月我正式從 UWC 畢業,並於 8 月底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就讀大一。
透過這篇文章想分享的,正是作為一個從西方教育重返台灣體制的學生,是什麼原因讓我在一學期後徹底愛上台灣的大學;以及透過哪些訣竅,讓我的大學生活與眾不同,不僅上到百人搶修的台大簡報課,甚至有幸在大公司實習。
一、千萬別把大學當國高中在讀
首先,我沒有用國高中時期的思維在面對大學課業。身處台灣教育體制,從國小到高中,多數學生每週 5 天上的課都是被安排好的,很少有權利或空間選擇,這導致許多學生遇到不喜歡的課只好「混過去」,或用最低時間成本「應付」考試。
這種應付方式在中學時期或許管用,畢竟不是每個科目自己都有興趣或都會遇到好老師,有時候做自己的事反而更能有效運用時間。然而,若把這樣的思維帶到大學,就真的太可惜了,為什麼呢?
大學的課程包羅萬象,不只自己本科系的課,還有另外至少 17 學群的課,舉凡商管、教育、工程、設計、傳播、資訊,什麼都有。更重要的是,除了系上必修之外,幾乎一切都可以按照興趣選修,即便是通識課,也能從不同領域中挑喜歡的課去上。
的確,很多人會說大學 4 年「必須修完至少 128 學分才能畢業」壓力很大,所以每學期都得為了拿學分而選很多沒興趣的課,這導致不少學生會去搶修俗稱的「甜(好拿分數)」、「涼(好混過去)」課。但這麼做其實很浪費人生和大學學費。
若我們能換個角度想,把原本「必須修完至少 128 學分」如此「不得不」的思維,轉變成「大學 4 年期間,有至少 128 學分的課能讓我們修好修滿」,這時候,大學彷彿變成了一間付了入場費後,就能任意選課,把所有想學、想碰的領域都嚐過一輪的高 CP 值「吃到飽餐廳」!
以我個人為例,一學期下來,除了師大社教系本身的必修如社會學、心理學以外,我還上了一門由《報導者》Podcast 製作人詹婉如老師所開設的「採訪與報導」選修,也自行選了幾堂教育系、英語系的課。此外,在「三校聯盟」的福利下,我也能跨校選到台大、台科大的課程,這學期因而有幸上到人氣超高的「台大簡報課」。
事實上,當我們出社會之後,想學習任何一項技能、或想上任何一門課,都是非常「傷荷包」的;相比起來,能在大學修課,是件多麼幸福的事。而有了這樣的自主權,若還去選「完全沒興趣」或「覺得很無聊」的課,豈不是太對不起自己了?
因此,上大學後千萬別把大學當國高中在讀,要提醒自己正身處「吃到飽餐廳」,面對的是各路美食,而不是過去食之無味卻又不得不食的「NG 午餐」。
二、找到「為什麼要學」的動力
選了很多原本認為有興趣的課,但上了課之後發現其實「很無聊」或「很沒用」,這是為什麼?
就我的觀察,多數同學剛開學幾週上課都動力滿滿,但一段時間過去,就會慢慢覺得無聊、越來越常翹課。但我不太一樣,幾乎所有修到的課,都是從頭到尾享受著每一堂,也是班上少數積極發言並與老師互動的人。
其實根本原因並非是我天生好學,相反地,國高中的我絕對是很多老師眼中的「叛逆小孩」,經常在課堂上做其他事、永遠不覺得課堂或考試有意義。之所以在上了大學後,能夠享受上課的過程,我想除了所有課程都是我自己選擇的之外,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我「過去的經驗」和「大學的所學」產生了連結。
具體來說,高中的我因為找不到上課的意義,於是花很多時間投入課外活動,例如發起偏鄉教育計畫、創辦環保組織、到 NGO 擔任志工和實習生等等。這些行動與國高中的「國英數自社」幾乎完全無關,然而到了大學,當我上了社會學、教育社會學、心理學等課程之後,突然發現一切都息息相關。
例如,當多數同學聽到各種學科的「理論」時,很常是基於「考試會考」而強迫自己專心聽課、抄筆記;但我則能從教育社會學聯想到過去關注「教育不平等」的經驗,或把心理學知識應用於過去的倡議行動,甚至思考如何加強行銷策略。
看到這裡,你可能會好奇:究竟如何才會讓大學課堂如此「有用」呢?
統整我個人或身邊朋友的經驗,Gap Year、投入自己想做的計畫或創業,或是「先就業再升學」,都非常有幫助。
透過實際踏入職場,可以更明確知道完成一份工作所需要的能力,並看見自己還缺乏什麼、還有什麼想學的、哪些技能在市場上很重要。此時再回到大學課堂,便能更容易對課程中所提及的觀念產生學習動力。
而我自己高中時的課外行動,以及畢業後 Gap Year 出國的兩年,雖然讓我相較同儕年紀稍長,卻也讓我有更多的社會歷練與視野、不同領域的經驗,進而能更容易「學以致用」,掌握知識怎麼運用、用在哪裡,甚至是把 A 學科的概念用在 B 領域的跨域整合思維。
的確,我聽過很多人抱怨大學課程「對未來沒用」,或是認為大學「學到的」跟實際出社會能「用在職場上的」,有著很大的學用落差,而我也承認這或多或少是事實。然而,與其抱怨 4 年並苦苦等待教育改革,我們其實也可以透過自己的行動去創造學習動力,讓這些看似「沒用」的課變得「有用」。
三、別把大學當「職涯保證班」
最後,我將分享自己如何在大一(甚至是上大學前)就錄取知名科技公司的行銷實習職位。
我曾經也以為「學歷」最重要,唯有最好的學歷,投履歷才能更容易被看見,能力好像也不用證明就會自動被認可。
事實上,是,也不是。
學歷固然加分,但從我的例子(師大社教系錄取電商行銷實習)就能看出,沒有相關科系背景、大學不是台清交成、甚至當時連大學都還沒上過的我,依舊能夠被大公司看見並給予機會。因此,學歷絕對不是唯一。
那麼關鍵到底是什麼?詢問了主管與身旁同事後,我發現具體的「作品成果」極為重要。以我為例,雖然沒有真正學過行銷,但透過高中創辦組織、定期經營 Medium 所引起的社群迴響,其實更能證明我擁有媒體行銷的實力,而不單純是「上過課卻不一定有懂」的文憑。
我身邊其他實習同事也都有各自的作品,例如有些人曾經創業(在蝦皮上經營服飾品牌、在 IG 上經營甜點店等),並且有成果與數據佐證能力;有些人則將課堂報告延伸成自己的 side project,做了更多的研究、分析與應用。
以上例子可以證明,學歷或許會助你更容易通過第一關資格審查;但沒有作品集、side project 的經驗,幾乎很難讓你真正脫穎而出。
回到大學本身,我們到底具體要抱著什麼心態讀大學,才能對未來職涯最有幫助呢?我認為,答案是認知到「大學」並不是「職涯保證班」,也不是一個你跟著科系讀完 4 年就會自動錄取某個職位的地方。
事實上,撇除醫牙法商等典型就業導向的科系,其他很多科系(如人文社會領域、物理化學生物等)本來就不是以職涯培訓為目的所設立的,而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思考體系與學術研究能力。也就是說,如果我們一味「盲目依賴」自己科系提供的課程,很可能最後真的沒辦法良好地接軌職涯。
反之,若我們能「拿回職涯的主導權」──想走設計,就自己上網自學 AI、PS 等軟體,並累積作品集;想走行銷,就自己嘗試創業、實際練習行銷能力;那麼我們才不會處處受科系限制,也才能累積真正的作品與實力,更全面地為未來的職涯發展備戰。
所以,別再說「讀 XX 科系未來會找不到工作」了!只要自己願意主動學習、嘗試行動,沒有什麼科系未來會找不到工作;反過來說,若 4 年都被動地跟著上課,即便在一個相對利於就業的科系,最後也還是容易在求職路上碰壁。
祝福所有大學生,都能迎向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涯!